发布时间:2024-11-18 11:18:46 来源: sp20241118
6月1日,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入汛后,南方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汛期形势紧迫,地质灾害频发,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如何化解环境风险,遏制环境污染?怎样做好汛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室主任康晓风告诉人民网记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直在推进无人机、无人船及现场快速监测设备等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在汛期的应急监测工作中,这些新技术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无人机除了采集水样和现场调查以外,还可以对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大范围立体监测。无人船搭载相应检测模块,可以实现地表水的实时监测。”康晓风介绍,“这些都可以有效提高汛情应急监测效率,提升救援安全性。”
提升应急能力,织密应急响应“安全网”。康晓风介绍,在险情处置工作中,无人机、无人船测流系统等现代化应急监测设备“联袂出击”,快速获取决口水位、流速、地形、口门宽度等水文要素,为决口抢险封堵、二级堤防查险固堤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全力确保“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面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要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增加重点区域应急监测核心基础站点密度,优化应急协同机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灾情应急监测的时效性要求永无止境。”康晓风说,抢险救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要用技术换时间,扎牢“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线。
康晓风表示,通过应急监测,落实一个“防”字,“防”出平安,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拼出一个“抢”字,“抢”出时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习生徐皓萱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震、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