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休闲体育,享受你的“运动自由”

发布时间:2024-12-22 19:49:10 来源: sp20241222

原标题:“解锁”休闲体育,享受你的“运动自由”

【把脉】

进入7月,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安排不尽相同,但收获快乐和成长却是共同目标。为孩子选择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让他们在假期“动起来”,是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链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休闲体育尤为关注参与方式的自由度,尤其强调运动氛围的轻松感,竞技色彩相对更淡、达标要求相对更少,强度配置更可控、时间安排更灵活。

休闲体育是休闲活动的一种,但它更侧重于身体运动。这类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更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健康。休闲体育包括散步、跑步、爬山、游泳,甚至是一些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青少年精力充沛、天性好动,这些特征与休闲体育的特质天然契合,并可充分融入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青少年中发展休闲体育、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其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强体质、激发乐趣,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越动越轻松

休闲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智力发育,显著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能有效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均得到改善和提高。研究表明,经常性的运动锻炼可以刺激大脑的额叶和枕叶,进而在结构和功能上促进大脑完善。而且,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使青少年更多的接触自然环境,皮肤和呼吸道粘膜都能得到锻炼,心肺功能得以增强,身体耐受力大大提升。温度的变化,也使大脑皮层对冷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让身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增强适应性。

青少年正处于肌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口期,营养均衡、作息规律十分重要。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已被不少研究证实能够促使青少年更多地摄入奶类、蔬菜、水果以及足量饮水(控制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的摄入),还能带动青少年更好地安排一日三餐(避免不吃早餐)。充足的睡眠是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体力得以恢复、精力得以激活的必要保障条件。休闲体育运动还可以提升青少年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能够降低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发生水平,帮助他们实现入睡速度更快、夜醒次数更少、深睡时间更久的高质量睡眠。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在休闲体育中能够自主地把控运动强度,不会因为追求运动强度而导致暴饮暴食、降低睡眠质量。更重要的是,休闲体育运动对饮食和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塑造作用,叠加休闲体育运动本身对体内脂肪蓄积的直接减少作用,使其成为预防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每天能够体育运动的高中生所对应的标准体重比例比体育运动不足的高中生高出3.5个百分点。

对保护视力而言,休闲体育运动的必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这些年,近视在青少年中普发的势头虽有好转,但未能得到有效遏制,这其中,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和电子设备过度使用是主要诱发因素。休闲体育运动尤其重视与自然空间的联结,青少年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能够改善自身视觉环境,减少自身视屏时长,是防控近视的有效之举。据统计,每天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高中生比体育锻炼不足的高中生,近视发生水平低至少5个百分点。

休闲体育运动更可促进心理健康。如今,青少年面对的是身体机能发育、学习任务加重、人际交往增多背景下,多种刺激并存、多重压力交织的自我发展阶段,而由于情绪健康和认知健康方面成熟度欠缺等因素,这个阶段易引起焦虑等心理问题。休闲体育运动以放松消遣为目标,参与其中能够缓解紧张心态,提升自身学习的专注力、增强自身交往的获得感,从而优化其心理支持、强化其心理韧性。

总的来看,上述这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直接源于休闲体育运动所触发的身体需要之外,也得益于休闲体育运动通过构筑社交网络带来了健康相关知识的传播和共识的形成。

把锻炼融入生活

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5~2016学年和2017~2018学年数据看,初中生(三年级)在周一至周五每天的体育运动平均时长只有0.64小时,高中生(二年级)在周一至周五每天的体育运动平均时长也仅为0.78小时,两者周六周日每天的体育运动平均时长勉强可达1小时。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推荐标准(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还有距离。目前,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体育发展明显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一方面,休闲体育运动以时间安排允许、空间支持有力为重要前提,但青少年闲暇时间被挤占的情况仍很突出,活动空间的适配度也欠佳。特别是假期没有“学校时间表”的约束,很容易过度放飞自我。与此同时,由于对休闲体育的发展缺乏详细规划引导,青少年身边社区和周边地区的活动空间(含场地、设施等)往往并不能适应其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特定需求,以至于在与电子游戏等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另一方面,休闲体育运动以自主实施决策、自由选择参与为独有特色,但青少年的主动健康理念相对淡薄,缺乏培育相关爱好和提升相应技能的动机。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的自我锻炼往往更多地出于保持体型和追随风尚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强度的减脂运动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花样运动。相比之下,青少年为放松身心、强健体魄而运动的意识并不强烈,休闲体育通常不会成为其自身的首选。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7~2018学年数据看,只有35%的高中生将体育运动列入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让运动锻炼更好地融入暑期生活,父母可以在假期开始前与孩子一起制定具体的锻炼计划,确定每周的锻炼内容和目标,并将其纳入家庭生活的日程安排中,比如每天完成一定的跑步里程、跳绳个数或提升某项运动技能等,督促孩子完成挑战,提高锻炼的自律性和毅力,让孩子获得成就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暑假还应鼓励孩子与家人或同学一起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多利用周边自然环境或运动设施进行体育锻炼,让锻炼更加全面和有趣。

总要有点新鲜感

让青少年充分“动起来”,在阳光下奔跑,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在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是休闲体育的内在要求,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项目齐全的全民健身活动、妙趣横生的城市运动项目,到把锻炼变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与周围人特别是家人一起体验一项运动、培养共同的体育爱好,越来越成为休闲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方面,家长的教育理念应不断更新。把健康生活方式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共建共享健康家庭,以多代人的主动践行来带动青少年的自觉参与,将青少年闲暇时间的注意力从虚拟空间吸引到现实空间,让休闲体育重塑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另一方面,学校应抓住机遇,把休闲体育提升为倡导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推动实现青少年休闲体育锻炼和文化课程学习协调发展、休闲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共融发展,推动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让青少年在提高健康素质的关键阶段能有更多时间用以开展休闲体育运动。

怎么动?总要有点新鲜感——

比如,以科技赋能推动休闲体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加快体育科技研发转化步伐,通过对青少年休闲体育运动模式的常态化追踪和智能化识别,为青少年量身定制休闲体育运动的个性化策略,从而在青少年中更好地培育相关兴趣、提升相应技能。

再比如,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土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要素,打造绿色、安全、独特的休闲体育品牌,让绿色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体育运动,拓宽青少年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优质空间,为休闲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些都要求以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以高质量的体育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体育理念更新。包括鼓励快乐体育、健康体育,加强健身安全保障,打造安全体育、科学体育,为青少年开展休闲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作者:李龙、金光照,均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孙红丽、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