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在意份子钱的“面子” 可能会丢掉维系感情的“里子”

发布时间:2025-01-11 06:32:49 来源: sp20250111

  随份子作为一项传统风俗,有表达情感、传递心意的文化内涵。但究竟随多少份子钱合适,却让不少人感到头疼。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95.9%的受访青年随过份子,近四成受访青年单次随的份子钱在500元以上。

  超九成受访青年随过份子

  在苏州工作的90后彭俊今年参加过两场婚礼,一次是受读研时的同门师弟的邀请,到南京参加婚礼,“研究生毕业后,大家的联系变少了,当面送上祝福也能和大家见个面,联络感情。”另一场是单位同事的婚礼。“两次分别随了1000元和500元的份子钱,还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毕竟人情往来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

  已过而立之年的彭俊感觉,近两年随份子的频率低了。“记得刚工作那会儿,经常收到结婚请柬,曾经有一个月收到4份邀请,虽然没到现场,但也随了不少份子钱,那段时间确实有点吃不消。”

  “我一般会去朋友和同事的婚礼,反而很少出席亲戚的喜宴,即使去也不用我掏份子钱。”现居合肥的00后王子萌(化名)工作一年多,参加过3个同事的婚礼,每次随200元的份子钱。

  调查显示,95.9%的受访青年随过份子。亲戚(76.9%)和好友(73.7%)是受访青年随份子的主要对象。59.3%的受访青年给同事随过份子,其他还有:同学(49.8%)、邻居(28.5%)、老师(21.6%)等。

  在随份子的金额上,52.8%的受访青年单次随份子钱在201元至500元之间,获选比例最高,近四成受访青年单次随份子钱超过500元,约一成受访青年单次随份子钱超过1000元。交互分析发现,一线城市受访青年单次随的份子钱在5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为45.3%,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6%。

  “2019年,老家的发小结婚,我随了2000元的份子钱,这是目前最高的一次。”在北京工作的95后张博文说,那时自己还在读研,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0多元,“还好拿了奖学金,否则那个月吃饭的钱估计都不够了。”张博文说,现在自己随份子500元起步,关系好的朋友会给到1000元,“不然担心拿不出手。”

  对于广州的张佳来说,随份子是件相对轻松的事情,“200元能拿得出手,100元也不会觉得丢面子,不会刻意攀比迎合,也不会为低礼金感到不好意思。参加婚礼重要的是表达心意,传递对新人的祝福。”

  随多少份子钱主要看关系远近

  张博文觉得,份子钱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关系的亲疏远近,“给普通同事和给好友的礼金会有区别,关系越好,随的份子钱也越高。”但他也坦言,随份子会受周边人的影响,“每次有朋友结婚,同一个圈子的朋友会商量,大家统一给一样的金额。”

  调查显示,66.7%的受访青年表示随多少份子钱会看关系远近,62.5%的受访青年会根据个人经济能力判断,49.6%的受访青年会看同圈子的人随多少。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当地的平均水平(47.1%),是否能够收回来(20.9%),是否有面子(8.6%)。

  “有时过度在意份子钱的‘面子’,反而会丢掉维系感情的‘里子’。”彭俊记得,去年有个好友结婚,大家在群里商量随礼的金额时,有朋友觉得金额太高,希望能各随各的,大家都表示理解,并没有觉得不妥,“随份子要量力而行,过高的礼金会让人感到压力,从而远离或放弃这段关系”。

  王子萌觉得,现在有些人际交往的意义并不大,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不太可能通过一次酒席或几百元的礼金就能成为朋友,“希望人际交往能变得简单些。”对于自己未来的婚礼,王子萌表示应该只会邀请好友,“我希望来参加我婚礼的人是开心的,能共享喜悦和祝福。”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5.9%,95后占18.8%,90后占35.4%,85后占16.9%,80后占13.0%。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记者 李洁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