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26:28 来源: sp20250111
中新网 北京6月27日电(记者 袁秀月)随着各地高考成绩出炉,志愿填报提上日程。近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多所高校对本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新专业、热门专业不断更新,有啥变化?怎么选?
6月27日,2024第十三届江苏高考名校见面会暨志愿填报大会(本科批次)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新增学科交叉专业多
智能、智慧成高频词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中新网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0年至2024年,高校设置新专业中,工科专业占较大比例,其中“智慧”“智能”成为高频词汇。比如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新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2021年清华大学新设“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专业,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新设“智能运输工程”专业,2023年东南大学新设“未来机器人”专业,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设“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等。
在这些新专业中,“智能+”专业涵盖了能源、水利、交通、农林业、航空等多领域。此外,还有生物医药数据科学、体育康养、应用中文等医学类、体育类、人文社科类新专业。
能够观察到,这批新设置专业中,多学科交叉专业占相当比例。
高校扎堆布局人工智能
汽车、师范类专业走热
今年以来,多所知名高校扎堆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例如,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先后揭牌。今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些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师资力量都较好,注重产教融合,有些还由院士领衔。
除了人工智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康养类专业等也因人才紧缺受到关注。教育部、工信部等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曾预测,预计到2025年,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103万人。近期,也有多位汽车企业高管鼓励考生报考汽车相关专业。
此外,近几年师范类专业也较受欢迎。如2023年,广东省内高校的师范类专业火热,在同一所高校,师范类专业组投档线往往都超出非师范类专业组。不过,在一些地方,师范专业也出现冷热不均现象,如一些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降温。
6月7日,天津一考点,考生走出考场。 中新社 记者 佟郁 摄新专业、热门专业如何选?
专家建议考生报有优势潜能的方向
观察近年来新专业变化,学科交叉专业成新趋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 中新网 记者表示,中国1895年建立现代大学后,很长时间只有学科没有专业。1950年,新中国学习苏联进行专业设置,其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按照计划安排个人未来从事某个岗位的工作,并据此安排学生所学的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校对毕业分配这一环节进行调整,安排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走向跟市场对接的路子。但高校内部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一直保留着专业。
在他看来,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学生在优势潜能不明的情况下就进入某个专业学习,不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程序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是变化的,进校时的计划往往跟不上毕业时的变化;加上专业划分太细,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覆盖面过窄,就业适应性降低。
储朝晖表示,当前不少世界主流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不设置专业,采用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让学生自行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事实上将就学与就业的选择权留给了学生自己。在他看来,高校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是专业调整的大方向,但也是当前的一种无奈之举。能否真正符合学生就业和社会人才需求,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他建议,考生在报考时选择自己有优势潜能的方向,不管热门还是冷门、紧缺还是不紧缺,“因为在优势方向,你始终会排在队伍前面,反之即便很努力,也可能依然落后”。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撰文指出,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一直是蒸蒸日上的,今天的热门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一个本科4年,加上研究生就7年,一个行业从兴到衰,从衰到兴都是正常的,我们又如何敢相信那些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读什么专业就业一定好的说法?最好的专业首先是适合自己的。”(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