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为孔子演乐的台湾孩子们

发布时间:2024-11-07 14:21:19 来源: sp20241107

  新华社台北9月23日电题:为孔子演乐的台湾孩子们

  新华社记者傅双琪、王承昊

  身穿红T恤的少年们抱着龙笛、笙、箫、古琴等传统乐器,沿着教练划定的路线安静肃穆地退场。一声“礼成”,台北孔庙的乐生们完成了1个多小时的祭孔典礼综合排练。

  院子里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少男少女们躲开院子里炎热的阳光,分散到走廊的阴影里,有的聊着天,有的掏出手机玩起了游戏。自九月开学,他们每周六上午都在孔庙大成殿的广场上排练,此前近一年里,不仅每周固定学习乐器演奏,还进行了1周的寒假冬训和5周的暑假夏训。

  9月28日清晨,他们将穿上深红色的长袍,戴起黑色的进贤冠,迎来人生第一场祭孔典礼的演出。

  台北孔庙的孔子诞辰释奠典礼遵循“三献古礼”。设有正献官、奉祀官、分献官,去年由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担任正献官、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担任奉祀官。陪同祭祀的执事人员统称为“礼生”,由孔庙所在地大龙峒德高望重的人士和附近明伦高中的学生担任;“乐生”负责演奏典礼中各种雅乐,主要由重庆中学的初中生担任;“佾生”选自大龙小学,担任佾舞演出。

  “我姐姐也是乐生,她是唱歌的。受她的启发,我也想尝试一下。”今年9月上初二的谢雅涵说,在此之前她完全没有民族乐器的演奏基础。过去一年,她每周三课后用来练习箫,要达到祭孔典礼演出的标准,需要学习近10段箫曲。

  祭孔典礼上演奏的音乐以明洪武年间的“大成乐章”为基础,歌词则取自宋代,演奏的乐器多达21种。谢雅涵的同学施钦耀在乐队里演奏“搏拊”,一种形如双面小鼓的打击乐器,如今即便在民乐团里也很少见。

  “我从小就学习小提琴等乐器,知道参加乐生训练能学习到传统的演奏乐器,我就立刻报名参加了。”施钦耀说。

  谈起演奏搏拊的难点,他说:“搏拊的节奏很平,没有太多起伏,要求我从身体到手都要稳。”他时常在家无实物模拟演奏,也试着用纸板做成类似的样子在家练习。

  暑假的训练尤其艰苦,从七月到八月初,每周一到周五上午,除了乐器演奏,每天还要在炎炎夏日下像军训一般站桩90分钟。如此体能训练才能保证祭孔典礼时能完成全程演奏。

  乐生基本从初一新生中选拔,初二开学完成祭孔典礼的演出之后,多数人就结束了这段难得的课外经历。

  在台北孔庙担任了37年乐长的孙瑞金说:“每年秋天,我都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新一届的乐生,算起来至少训练了3000个孩子。”

  对比他刚刚担任乐长时训练的乐生,孙瑞金深感时代之变迁。“过去,孔子在台湾人的生活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生心目中是备受尊重的圣贤,然而,今天的孩子就不一定这么认为了。”

  和他们的父辈相比,谢雅涵和她的同学们接受着不一样的教育。他们的地理课和历史课都从台湾讲起,“长江黄河”和“炎黄子孙”不再是课本的中心。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例也大幅下降。

  尽管如此,这些孩子们对孔子也有自己的见解。“孔子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们在课本中读到他,乐生所学的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我试图把孔子还原成一位更加有趣亲和的人,而不是严肃的老头子,让学生们觉得更好理解更好接近。”孙瑞金说。

  乐生的经历也为这些台湾少年们打开联结传统的一扇门。“有位打鼓的乐生,染着金发,很时髦,没想到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学了古琴专业。”孙瑞金说。

  年事渐长的孙瑞金找到了接班人,已经参与祭孔大典10年的助教有望继任。“希望祭孔雅乐和儒学传统都能在台湾继续。”

  明年的祭孔典礼原则上应该由谢雅涵的学弟学妹来演出,但是有兴趣的前任乐生也可以申请参加。谢雅涵非常坚定地说:“我明年一定会申请。”

(责编:徐祥丽、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