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5:31:47 来源: sp20241121
本报记者 李由之 通讯员 豆加波
“远方的她,我的她,军功章里也写进了你的芳华……”前不久,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的一首原创歌曲《远方的她》,经媒体发布,在网络平台走红,饱含深情的旋律表达出对军嫂的崇高敬意,又寄托着军人独有的家国情怀。
军嫂是军人的幕后英雄,场站官兵是运-20的幕后英雄。
正如停机坪旁的草坪里,每一朵光鲜亮丽的花。它们被一方泥土哺育,让自己的生活开出花来,然后反哺这方泥土,让更多的花开出来。场站官兵如此,运-20亦如此。
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场站官兵的平凡与坚守。他们每一名官兵都把自己和大国重器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在保障“鲲鹏”中感受着无尚荣耀和无尽责任。
运-20机群展开训练。张亚波摄“这是时代的礼物,也是历史的重任”
“你知道天上的云有多少种吗?”气象台中士张朝的一句话,触及了记者的知识盲区。
“3族10属29类。”张朝微笑着看向记者,眉宇之间流露出自信。
走在营区,张朝会经常抬头看天,思考适合运-20飞行的气象条件。看飘浮的云、感受流动的风、推测可能到来的雨……收集气象信息不光只在仪器设备上,也体现在每时每刻的观天望云、体感肤感。
在气象台,“有温度的气象保障”是一条重要的理念。在给机组人员提供气象数据时,气象台官兵会把要素过多的数据材料加工成通俗易懂的简要信息。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呈现在纸上,机组人员很快就能全面掌握天气情况,一目了然又不失准确。
说话间,气象台官兵为记者抱出一大摞画框,最上面用画框裱起来的,是一份航线预报表。日期:2020年4月23日。预报表上,不光气象信息一目了然,“预祝任务顺利、平安凯旋”的祝福也写在纸上。
次日,这架飞机满载着抗疫医疗物资和军队医疗专家组飞抵巴基斯坦,这是运-20首次出国执行任务。
“我们是保障运-20的第一茬人。这是时代的礼物,也是历史的重任。”每次组织教育时,气象台台长都会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说,“我们成长在新时代,是强军事业的实践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近年来,随着飞行任务越来越频繁,该场站保障任务也越来越重。一级上士刘飞有个最直观的感受:“像抹布、手套这样的维护消耗品数量逐年增长,有的甚至成倍增长。”
航材保管员孙朝仁,主要负责订货计划、数据统计。运-20每一次出国,孙朝仁和战友们都要准备充足的航材备用。孙朝仁说:“我们人扛车拉,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连夜装载到位。我们把任务干在前面,不能让任务赶着我们。”当飞机从孙朝仁面前滑过,满载着航材飞上蓝天,他说:“这个声音特别悦耳。”
这是一种衔枚疾走的状态。从塔台到跑道旁,从巡逻点到通行车道,官兵们走路带风,各个保障岗位围绕着“鲲鹏”行动起来……
消防技师翟建永记得,场站接装第一架运-20那天,举行过水门仪式,其中一辆消防车正是翟建永负责操控。
接装那天,当运-20从水门下缓缓滑过,坐在驾驶室里的翟建永一扫此前的紧张。眼里饱含的泪花,仿佛与洒在运-20上的水花一起喷涌:“那么近,又那么自豪……”
警卫连中士周泽华,每天手握钢枪,看着停机坪上停放的运-20,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周泽华没想到,自己每天守护的运-20,竟成了该场站出发驰援武汉的第1架飞机。
那天,“解放军来了”,在武汉上学的妹妹得知了这个消息。周泽华在新闻上寻找当天的视频,内心一阵激动:“对,就是这架,我守护的这架!”
出发驰援武汉前夕,周泽华刚刚在交接飞机时为其检查了铅封。“那一刻,我跟运-20之间的联系好像更紧密了,守卫大国重器的荣耀和责任从未这样强烈。”入伍两年出头,周泽华当上了班长,他和班里的同志一起成长,一起看着运-20飞向更远的地方……
“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肯干,就能干好”
见到一级军士长王怀生,记者心生敬佩——
虽然额头上密布皱纹,两鬓渐白,但这位四站连修理技师,眼神炯炯、目光坚定。
多年以前,王怀生刚入伍时在连队养猪。第一次来到猪圈,几头“骨瘦如柴”的小猪浑身脏兮兮的,和王怀生“大眼瞪小眼”。王怀生看着环境恶劣的猪圈,咬牙扔下一句话——“就是养猪,我的猪也得是长得最壮的。”
王怀生把猪圈的卫生彻彻底底地清理干净,洗刷去小猪身上的脏污,每天从炊事班背回剩菜,给小猪加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几头小猪渐渐肥了起来……
当年开展“养猪评比”,王怀生所在单位拿到了第1名。这件事让王怀生觉得,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肯干,就能干好。
此后,随着部队建设的发展、装备更新换代,王怀生一次次转岗,也一次次把工作干到极致,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在专业上帮带新人时,这位战友眼里的“老大哥”最常讲的,总是对待工作的态度。
通信连一级上士孙剑锋除了有主动干事的态度,也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孙剑锋觉得,做一件事,应该谋定而后动,多想想怎么干。
孙剑锋刚来到通信设备机房工作时,就在规划和构思。每条线路怎么接,每台设备怎么摆,在他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为将想法落实到行动上,他将机房的布局、线路图画了出来,反复推敲修改……
记者走进机房,几个机柜已经组装好,靠墙的两个机柜下,待连接的导线密密麻麻。这已经是机房第四次大改了。“每一根线自己亲手接,每一颗螺丝亲手拧。”孙剑锋在机房席地而坐,迅速扒了几口饭,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这样的工作状态,在该场站的很多岗位都有体现。运输分队班长王程程说:“列装运-20后,新配备了很多种我们从没见过的车辆。时代进步很快,本领恐慌越来越强。”那时,王程程总结出一个“711”:一周干7天,一天11个小时。这“11个小时”的依据,是王程程把运输分队里每个人每天的出车时间加起来,算下来的平均值。
说起这种紧迫感,王程程直言,为了培养自己达到一专多能,他一直在学习其他特种车辆。
岗位为油车司机的一级上士赵猛正在学习驾驶电源车。“我想把驾驶保障面拓宽,甚至是修理、做饭,只要我一个人去就都能干。”
去年,场站出色完成了整建制“零伴随”驻训保障任务,在每天油车司机上报加油量中,赵猛和战友们创造了单日加油的新纪录。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字,在那一天刷新了赵猛的认知。赵猛感叹道:“不敢想象自己能做到。”
午后,艳阳正烈,赵猛继续忙碌着,那些沿着导管被加注在油箱里的,还有赵猛的青春和热情。
“场站是大家的场站,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主人”
培养一名成熟的炊事员,需要多久?
炊事五班班长常龙耀给出的答案是2~3年。这位三级军士长2010年来到炊事班,就在空勤灶当炊事员,十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让他对烹饪有自己的理解——
“做菜就和打仗一样,做菜的技巧就是战术,多掌握一项技巧,就多了一个战术,也为打赢增添了一份底气。”记者接过话:“菜品如何搭配,就如同‘调兵遣将’,首先‘冲锋’的是调料,然后下食材,大家‘紧密协同’。”“对对对,就是这样,菜做得好就像打了胜仗一样。”常龙耀笑着说。
服务官兵,重在理念。用常龙耀的话说,就是“不能让官兵感觉我吃的就是大锅菜。保障,要把心贴上去。”
中午,记者在食堂吃了一道烤鱼,这道让大家赞不绝口的菜,正是出自常龙耀之手。“下面烤得差不多了,要及时关火,再把上面烤熟,然后开全火把味道收住。”说起烹调技巧的经验,常龙耀打开了话匣子——
“有些菜用水焯一下再做和直接做,口感是不一样的……”需要过油的菜虽然下饭,但又不能让大家吃得太油腻,常龙耀会用密漏把油筛一下,让官兵吃得健康。
饭菜可口的秘诀,体现在烹调技巧,还体现在工作的用心上。“肥肠大家都爱吃,也确实麻烦,需要整个炊事班一起上。”常龙耀说,每次在处理肥肠的过程中,他们八九个人用盐、白醋和面粉一起揉搓,光处理、清洗肥肠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工序越麻烦的菜越好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会因为麻烦就不做了。”常龙耀知道,大家吃得好,投入工作就更有干劲。为了给官兵带来不同的就餐体验,常龙耀把家乡菜融入到食堂的菜谱中,每次都能让劳累的官兵大快朵颐一番。
去年,场站执行演训任务,由于空勤人员的任务性质,需要全时段、多频次就餐,常龙耀说:“那段时间就像吃流水席,一会儿来一批,平均每天做8顿饭。”因为人手紧缺,常龙耀一个人兼顾五口锅,但标准依然不减。
“这时候,做菜更不能浮躁。”一刀一刀认真切菜,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守着三尺灶台,常龙耀诠释了“用心做好菜”的敬业精神。
官兵打饭的时候,常龙耀习惯站在远处,观察大家脸上的微表情。“遇到自己喜欢的菜,他们会一勺一勺往盘子里盛,不喜欢吃的可能看了一眼直接略过。”这时,常龙耀掏出本子,把大家普遍“略过”的菜备注在上面,为下次拟定食谱提供参考。
测雨雷达站站长周宗栋也有一本自己的“宝典”。每次去维修气象仪器时,周宗栋总会随身揣着一个小笔记本,记录下当时的修理方法,有时间会进行归纳总结。
“很多故障都有共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平时积累,才能在关键时刻找准病灶。”周宗栋已经记了几个大本。
那年大年三十,大家忙碌得热火朝天,准备搞联欢。这时,由于某设备线路老化,雷达数据突然中断。周宗栋一边向战友了解情况,一边冷静地思考处理方法,充满底气地说:“我可以解决。”
夜里,营区宣传栏还亮着灯,“场站是大家的场站,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主人”标语格外醒目。看着天上一架架“鲲鹏”归航,记者想起了这些天,听到最多的话:
“我们从未冲上云霄俯瞰祖国山川,却要决定着飞机起降的航程;我们未曾驾驶战机翱翔天际,却要保证飞行员们安全出行……”
有些事业无关其他,只存在于内心的热爱。因为,笑容会说话,眼里的光会说话。
图②:装备维护保养。
图③:油车司机进行加油作业。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