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2:55:37 来源: sp20241101
中新网 杭州10月25日电 题:解密西湖:为什么世界文化遗产“驻颜有术”?
记者 谢盼盼
湖山秀美,西湖一直是杭州的“颜值符号”。“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中国第一份“文化景观”类型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10月24日浙江省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地举行的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介绍了西湖申遗成功十余年来的保护经验。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于2011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份作为“文化景观”类型提交的文化遗产。在当时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从一系列“文化圣山”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个以文化价值定性的湖泊类景观。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介绍西湖保护经验。主办方供图孙国方说,西湖的辉煌和光芒,是一代又一代西湖守护者、传承者不断努力的结果。“我们矢志把西湖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民生的能级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
在世界遗产领域,制度保障和顶层设计是关键因素。
申遗成功的第二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此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西湖十景”、代表性文化史迹保护规划》《西湖风景名胜区9大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相继编制实施,为西湖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制和规划依据。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西湖世界遗产面临着履行申遗承诺、城市发展与建筑管控、游客量管理和监测、遗产地及其环境变化带来的保护问题、各类规划到期修编及衔接等风险和挑战。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适时启动了新一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2021-2035)》修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杭州西湖景区。主办方供图为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湖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坚决遵循《世界遗产公约》及相关决议,致力于遗产的保护管理。
“尤其是排除万难圆满落实了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降层等西湖申遗承诺事项。”孙国方称,自申遗成功以来,西湖已有近90个项目开展了遗产影响评估,有11个项目未通过专家评审,在遗产保护中起到了较好的关口前移作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科技的应用也让西湖在遗产保护上更睿智。当下,西湖实施“大景区”战略,实现“一网统管”全面赋能治理现代化。
孙国方举例,当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已经建立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实时监测管理系统,集合动态视频、气象、防汛抗灾、船舶定位、交通等功能于一体,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
目前游客量监测系统,对遗产地26个重点区域的游客量进行实时监测,对超过游客承载量的情况及时预警、实地疏散,确保遗产和人员安全。
湖山秀美,西湖一直是杭州的“颜值符号”,“驻颜有术”也离不开西湖管理者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孙国方介绍,自2002年西湖综保工程实施以来,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全面加强建筑高度和风貌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干预、外源污染,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样板。
治水方面,在实施环湖截污、引水入湖、湖域西扩等工程外,完成西湖疏浚、引配水、降氮等重大工程。目前,西湖水域面积6.39平方公里,西湖水“一月一换”,沉水植物“水下森林”达到31.7万平方米,水质常年稳定在Ш类水标准;护林方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监测,完成景区776株古树名木普查和挂牌。加强森林防火,遗产地山林连续34年未发生火灾,牢牢守住自然资源红线和底线。
孙国方表示,西湖对于杭州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片湖山。它代表了文化,代表了历史,更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惠及民众。
西湖实行“免费西湖”政策,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景区内30家高档经营场所转型为“大众化、可进入、可消费”的文化服务场馆和大众消费场所,真正实现“还湖于民”。
一湖千年,西湖的意义不止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
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的“上一个50年”,全世界达成“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的共识。在“下一个50年”启动之初,孙国方期望,西湖愿与更多遗产地携手开启新的探索,共同为世界遗产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由国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指导,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