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3:38:37 来源: sp20241126
何苗在整理工作笔记。 受访者供图
鲍海淞在给三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受访者供图
谢丹在杨子荣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 刘 博摄
刘文宪(左三)指导孩子们学习机器人课程。 秦廷富摄
姜俊华在灵台博物馆介绍洞山大鼎上的纹饰。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田静指导大女儿在家里劳动。 冯 卿摄
村娃爱上体育,我们满心欢喜
■ 何 苗 新疆昭苏 驻村第一书记
每到周末,村里的篮球场总是人声鼎沸。看着孩子们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我和同事们都感到非常欣慰。
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税务局驻洪纳海镇阿克塔斯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的两年时间里,我见证了村里孩子们的喜人变化。
两年前,我刚到村里时,发现全村只有一个破烂的篮球架,篮球场基本属于空置状态。经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村里不少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每到周末,总爱窝在家里玩手机,很少有人外出运动。于是,我和同事立即召开会议,决定以“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为主题,定期开展针对村里青少年的体育活动。
想开展活动,但缺少体育器材怎么办?我们赶紧向后方单位昭苏县税务局反映了这个问题。很快,两个崭新的篮球架便支援到位,还增加了一些健身器材。
补充器材仅仅是第一步。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爱上体育,我们在村里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乒乓球赛、三人篮球赛、拔河比赛……让热闹的竞技氛围逐渐感染孩子们。慢慢地,来打篮球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大家对各类体育比赛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有时,一场比赛刚结束,那边就有孩子询问下场比赛的时间。家长们更是对我们竖起大拇指:“看着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比赛中锻炼了身体,我们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现在,村里爱打篮球的孩子变多了,我们就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孩子们报名的积极性特别高。比赛那天,村民们拿着小板凳早早坐在球场外;球场上,孩子们传球、投篮,一气呵成;球场下,大家拍手鼓掌、阵阵喝彩。
回首这两年,村里的孩子们在一次次比赛中享受着体育带来的快乐,感受着体育的魅力,更学习到了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这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预防“小眼镜”,我们责无旁贷
■ 鲍海淞 浙江杭州 教育工作者
如今,“小眼镜”现象愈发普遍。作为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从业这么多年,我发现孩子们开始戴眼镜的年龄越来越小。保护孩子视力,预防“小眼镜”现象,我们一直在努力。
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小朋友成了“小低头族”。如何让孩子们“抬起头来”,我们费了不少心思。在我们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许多种类,确保每一个孩子每天在校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馆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社团的孩子们肆意挥洒着汗水;操场上,孩子们的欢呼声和呐喊声持续不断;课间的廊道上,各式各样的趣味小游戏热闹非凡……看见孩子们在运动中浮现出一张张笑脸,我也开心极了。
鼓励孩子活动,不仅要在校园内下功夫。校园外,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们也减少机械化的书写作业,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参与到更为多元的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等综合实践中去。孩子们的书面作业量减少了,作业形式丰富了,低头伏案的频率降低了,眼睛也能得到有效保护。
不止这些,为了预防“小眼镜”,学校在教室布置上花费不少心思,用了些先进的设备。近年来,我们全面升级了教室的硬件设施:普通教室都用上了智能护眼灯,教室里面所有的多媒体设备都逐步升级为具备护眼功能的一体机,确保光线柔和且均匀分布,减少眩光和频闪对眼睛的伤害。
为了鼓励孩子们自觉保护视力,去年12月,我校502班的孩子们还化身护眼“小专家”,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爱眼护眼”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成立了研究报告小组、矫正器小组、护眼律动操小组等,吸引了全校同学前来参观、体验。得益于一系列举措,2023年下半学期,我校学生的近视率较上半学期下降了5.8%。
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光明、健康的成长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将持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措施,为孩子们的未来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红色故事走进童心
■ 谢 丹 黑龙江海林 研学老师
我是一名研学老师,工作在黑龙江省海林市。这里素有“中国雪乡”“中国虎乡”的美称,是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过的地方,发生在这里的“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为了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感受林海雪原的文化魅力,我从一线教师转岗,投入到研学教育活动中。
从事研学工作以来,我们努力让每一个来这里的孩子感受红色文化。不久前,一名来自广东深圳的小男孩参观杨子荣纪念馆。他被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手中拿着研学课程的任务单,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在后续交流中,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杨子荣的事迹里什么最感人?孩子答,他的妈妈太不容易了,英雄牺牲了,母亲都没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说着,眼泪就在眼圈儿里打转。我牵过他的小手,蹲下来跟他说,英雄母亲值得我们敬重,你现在感受到了她的不易,你在这里实现成长,你的母亲也会高兴。
在做研学老师的过程中,我感受颇深。在这里,沉浸式实践体验让孩子们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切身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和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也许一点点瞬间的触动,就会给孩子的学习方式、生活态度带来改变。想到这,我觉得研学非常有意义,值得我们用心去做。
无论是在对接团队、准备课程、设计路线,还是在烈日炎炎、阴雨绵绵中跑前跑后,我的感受始终是:累并快乐着。作为一名研学老师,我亲身经历了我们研学营地从无到有,研学课程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经过不断探索,我们开发了以红色文化为主、以地域特色文化为辅的47节研学课程,打造了33个精品研学基地。
随着一次次红色研学的开展,“林海雪原”特色研学圈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还被评选为全省“十佳精品研学路线”。未来,我们要继续创新形式,让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走进越来越多孩子的心里。
(本报记者 郭晓龙采访整理)
为孩子创造无限可能
■ 刘文宪 重庆市 小学教师
我是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1990年起一直在乡村小学教书。学校在天府镇上,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孩子,全校学生总共就70多人,很多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由家里老人照顾。除了上学,一些孩子们还要帮衬着家里做些农活。
几年前,北碚区教委全面推进全区的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工作,我们村小也争取到一套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器材。尽管之前没什么基础,但我对这方面十分感兴趣,我决定自主学习,主动揽下了机器人教学这个任务。
编程、传感器、AI……这些知识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除了利用休息时间向器材公司的技术人员、区科研教研员请教,我还自费参加外市的科学活动和培训。那段时间,我做梦都在进行训练,我爱人都说我“如痴如迷”了。虽然也会疲惫,但我知道,在村小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老师都不会,学生能跟谁学呢?作为老师,我们就得先多学些,先学带动后学。
后来,我试着带学生去打比赛,没想到第一次就取得了名次,我们都备受鼓舞。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科技学习和比赛中来。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村小的农村娃们在各层级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创意大赛上崭露头角,累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还有许多市级、区级奖项。
通过比赛,孩子们的变化很大,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也更有信心了。有一个女孩是留守儿童,以前她非常内向自卑,不爱说话,遇到事就哭。后来,我带她去各地比赛,指导她、陪伴她。她也很争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变得越来越开朗。她的父母对我说:“刘老师,孩子长大以后肯定记得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认可,我都会很开心。
虽然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占比大,但是孩子们都拥有巨大潜能,他们有韧性、肯吃苦。只要我们持续地给予关爱与鼓励,他们就能实现进步。我一直认为:教育,要带领孩子们看到无限可能,也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沈靖然采访整理)
激发孩子们的文博好奇心
■ 姜俊华 甘肃灵台 博物馆馆长
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荆山森林公园,树木郁郁葱葱,县博物馆就掩映在秀美山色中。从2007年入职起,我在这里度过了17个年头,陪伴近万件文物,向一批批参观者讲述千年灵台。
我生于灵台,长于灵台,小时候在田间干农活时,就喜欢听大人们讲古代灵台的故事,有时候还会自己捡些陶片、瓷片把玩。兴趣的种子慢慢成长,读大学时,我选择了历史学专业。学生时代里,我学到了发现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但实践“解渴”的机会有限。因此,我主动申请,调回县博物馆工作。
现在,灵台博物馆拥有国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442件、三级文物1228件,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愿意听文物的故事?尤其是对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孩子们,如何吸引他们主动前来探索历史呢?
“这两个瓦片怎么复合拼起来呢?”“我听过榫卯!”……不久前,我带领一群小朋友们走到复合陶瓦的展柜前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是世界上较早的复合陶瓦,说明本地区在龙山文化早期就有了标准化生产的理念。”我耐心解释,“一头有榫或卯,上面还有两个孔,榫卯套合后,就可以插入瓦钉固定啦。”半天的参观时间里,孩子们都找到了最心仪的“宝贝”:齐家文化的绿松石琮、憨态可掬的唐代骆驼俑、刻花精美的宋代青釉瓷盘……在这里,孩子们有了和历史“面对面”的机会。
“看到”是第一步,亲身参与会让孩子们印象更深刻。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都会发布原创体验活动,邀请孩子们来共同参与。在“‘镜’展未来”活动中,孩子们参照铜镜花样,动手制作纸浆画。在“陇中彩陶”活动中,我们提供陶器物料,孩子们绘出喜欢的图案……通常,在活动通知发布的20分钟内,名额就被报满。每年,我们还联合学校就地组织20多场科普活动,让孩子们接触文物的方式更加多样。
如今,博物馆建设越来越规范化,文博体验方式愈发丰富。我们有信心不断推陈出新,挖掘、守护好孩子们的文博好奇心,让厚重的历史走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让孩子自己动手
■ 田 静 河北保定 家长
我有两个女儿,都在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读小学。大女儿读四年级,小女儿读一年级。陪伴孩子成长中,我常给她们创造机会,让孩子爱上劳动,增强劳动观念。
我家这两个孩子性格各异,姐姐动手能力强,妹妹喜欢整理。我根据她们的特点,引导孩子做一些小家务。比如,前一阵我买来的衣架、置物架需要拼装,我会交给姐姐,她会自己研究,看着说明书动手将置物架拼装好;妹妹整理能力比较强,阳台上晾干的衣服,我就交给妹妹来收拾,她会将每个人的衣服先分开,然后再分别叠好收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鼓励孩子们自觉参与。今年春节的年夜饭,姐姐就做了一道蒜薹炒肉。全程我都在旁边给她指导、打下手,没想到第一次做饭,就非常成功。
让孩子自己动手,她们会更有成就感。一般做家务劳动时,我都会在旁边引导,告诉她们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炒菜时,怎样防止油溅出来,怎样在劳动过程中做好自我保护等。
从另一个方面讲,培养孩子爱劳动也让她们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平时下了班回到家里,我经常对孩子们说,妈妈今天累了,家里有没有勤劳的小蜜蜂来帮助妈妈擦地啊?这时候孩子就觉得,妈妈需要我,就愿意来帮助我。有时候姐妹俩还会抢着干。我觉得给孩子创造一个被需要的氛围,孩子反而会很乐意把这件事做好。
培养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长的耐心十分重要。之前我教孩子们叠被子,刚开始她们叠得歪歪扭扭。我就让她们观察,妈妈叠被子是什么样的,自己叠和妈妈叠有什么不同,这样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对比之后,孩子就发现,被子两边的宽度应该是一样的,这样叠起来才能整齐。如此,孩子们既学会了叠被子,也提高了自己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路走来,我有了小小心得:作为家长,要和学校配合好,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涵养品德、收获成长。
(本报记者 张腾扬采访整理)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