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取得新发现 进一步摸清文明发展脉络

发布时间:2025-01-10 12:05:19 来源: sp20250110

12月9日,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最新成果。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执行专家组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怀颖介绍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这两处公众颇为关心的遗址的考古研究新发现。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及其两侧墙垣

大约从距今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和“王朝”两个时代。距今3800年之后,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王朝时代”开启。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西南路口的新发现航拍示意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二里头都邑中心区西南路口的新发现航拍示意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常怀颖表示,二里头遗址近年来最重要发现是深化了网格形结构的城邑布局,“原来以为二里头遗址街区的样态是井字形的,新的发现突破了这个认识。”遗址中心区新发现了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这样的直线型的布局体现了早期对城市营建的整体性规划,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暗示当时已经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统治模式,标志着二里头进入了王朝国家。

“同时,在方格或者街区发现之外,二里头还有一些重要的发现,比如发现二里头制陶作坊。” 常怀颖表示,在既往夏商周三代作坊中,制陶作坊发现的并不多。这次在二里头遗址当中发现的制陶作坊可以为三代手工业尤其制陶工艺在都城当中如何布局、如何运作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

三星堆遗址器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三星堆遗址的突破性工作,是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结构,新发掘清理了6座“祭祀坑”等大量重要遗迹,出土文物12000余件(完整器2300件)。

近年来,通过多学科合作,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是对三星堆城址的认识有所深化,尤其是对城址布局的认识。二是对器物坑里的遗物有了深刻认识。”常怀颖表示,三星堆遗址埋藏年代比较集中在商末周初(即距今约3100至3000年),但器物年代则早晚都有,而且选择埋藏的地方是有讲究的,是在河边偏高的台地上选址挖坑,然后埋藏器物。

常怀颖进一步介绍道,三星堆里的神兽、神面具等器物,有可能是三星堆本地生产的,铜容器则有可能从长江中游地区输入,纺织品很多是桑蚕即家蚕制品。此外,结合传统考古学和数字技术,考古工作者发现很多三星堆器物坑当中的器物是可以跨坑进行拼合的,“在不同的坑里埋藏同一件器物、把它打碎放在不同坑里,指向了最后的埋藏行为可能是一个一次性的仪式行为。”常怀颖说。

跨坑拼合而成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跨坑拼合而成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许多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我们期待,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机制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编:申佳平、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