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落地

发布时间:2024-12-14 07:22:23 来源: sp20241214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各方争相抢占的制高点。我们距离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还有多远?

  前不久,在北京市顺义区举办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与会嘉宾认为,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智能驾驶技术正向多场景商业化应用推进。

  产业融合效应形成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关键系统和部件量产应用,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车辆感知及规控能力。据工信部数据,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开放测试路程已超过2万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7000万公里。

  不仅如此,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表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综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应用有序开展。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是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内容。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城市之一,北京努力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高地,在道路开放、安全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均保持国内领先,产业聚集初见成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王佐说,目前北京已为19家自动驾驶企业502台车辆发放了道路测试牌照,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543公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安全行驶总里程已超过1700万公里,各项测试数据均居全国前列。

  顺义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和产业化的区域之一,形成了以研发设计为引领,以整车和核心零部件制造为基础,以共享出行、无人配送等应用为延伸的产业生态。目前,一大批智能驾驶新技术、新产品在顺义落地,以百度为代表的Robotaxi,以及美团、京东、毫末智行等无人自动配送业务也在顺义常态化运营。

  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周靖慧表示,经过近10年的持续耕耘,顺义区目前已建成自动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配送车和特种车的研发、测试、验证及应用体系。目前,顺义区获批了408公里不同应用场景的公开测试道路。同时,区内有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22辆,累计完成行驶超过50万公里,同时美团、毫末智行、京东物流等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无人配送车队,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340万公里。

  规模应用蓄势待发

  大会期间发布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白皮书显示,自动驾驶正在从测试示范应用向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阶段加速拓展,有望在Robotaxi、“最后一公里”配送、高速公路商用车等场景中落地。其中自动配送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

  就邮政快递物流行业而言,随着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现代流通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的要求日益迫切。特别是数字技术在邮政快递业全链路、全周期的应用,既为打造行业数字供应链奠定了基础,也为支撑服务创新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快递包裹内容发生变化,由过去主要的电商件,转变为农产品、生鲜、冷链、医药、家具等全品类。同时,闪送、外卖、即时配送、快运等新业态发展风起云涌,对末端配送的智能网联无人车的载重重量、体积、尺寸、运行速度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副司长靳兵表示,国家邮政局将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舱应用作为行业转型升级切入点,形成了符合行业需求的无人车技术、车型、管控、运营模式。目前,智能网联无人车在邮政快递物流领域应用广泛,低速无人末端的配送车在封闭院区遍地开花。中高速智能网联无人配送车在北上广深等40多个主要城市的公开道路上试点运营,成效显著。

  作为行业代表性企业,美团自动配送车于2020年率先在北京顺义落地,截至2023年6月底,在全国完成室外全场景生鲜食杂配送超过330万单。美团副总裁、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表示,经过3年迭代升级,美团自动配送已经从技术上“送得到”发展到追求运营的精细化,致力于用科技为消费者提供“送得更快”“送得更好”的服务体验,而这也将顺应即时消费的发展趋势,让自动配送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是顺义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以及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支撑。”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徐晓俊表示,目前,顺义兼顾产业链各个环节,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从车延伸到通信、交通、软件应用等各个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挥好大终端产业带动作用,并推动智能化基础设施的覆盖以及专用网络的建设。

  问题难点亟待解决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等,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运中心主任周炜看来,在城市的微循环以及物流配送中,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已不是秘密。技术上的长尾问题,仍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点是要保证安全性,所以就算技术上可以解决99%的道路场景,剩下的1%才是难点所在。这就是长尾问题。”周炜说。

  周靖慧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外卖、商超等配送型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无人配送车应运而生并成为自动驾驶产业竞争的焦点。不久的将来,无人配送车企业将找准商业化应用路径,促成技术价值转换和提升其社会经济价值。但是,无人配送车没有驾驶座的这个特点不符合当前机动车标准体系,在车辆登记、行驶、路权、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等方面存在政策法律的空白。

  克服一道道难题,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商业化落地,是眼下不少企业的努力目标,也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完成技术验证,正在进行规模化的商业化验证阶段。但是要想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光靠单个企业自身努力还不够,需要整个行业供应链共同努力。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交通强国无人配送(顺义)试点工作,在限定范围的机动车道上,允许无人配送车最高可按45km/h的速度行驶,并将探索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监管机制。据悉,交通强国无人配送(顺义)试点目前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在政策、标准、法规体系建设上予以支持。”靳兵说。

  韩秉志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