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12-31 03:56:07 来源: sp20241231

  新疆富蕴县,观众在“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参观学习。   李 晨摄(影像中国)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参观者在听讲解。   魏雅琪摄(影像中国)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60年前,新疆罗布泊,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东方巨响”,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也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连日来,从青海金银滩到新疆可可托海,从高校院所到重大工程建设一线,许多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学生以及参观者,以各种形式纪念重要时刻、回忆峥嵘岁月,追寻“两弹一星”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编  者  

 

  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0月16日,位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怀柔火箭试验基地旧址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纪念馆展出了部分“两弹一星”元勋手稿、研制过程中许多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图纸和模型等珍贵文物,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研制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印记。”作为“两弹一星”研制亲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侯洵说。

  秋日的清华园,“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开幕式暨新书首发式举行。现场通过39块展板、126张珍贵图片,生动展现了几位“两弹一星”元勋早期技术攻关的艰辛历程。

  “那是一段永远不会被忘记的经历。”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一书主编、86岁高龄的葛能全,深情讲述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

  10月16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召开纪念活动。部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亲属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手稿、奖牌、试验工具等重要文物。

  10月15日,中核集团为1964年前参加核工业建设的核工业老同志代表颁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并发布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庆祝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主题标识。

  在北京理工大学,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国防工业科技创新活力”为主题的2024年国防工业科普讲解大赛决赛16日举行,选手们围绕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行业的科学知识,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在青海原子城纪念园内,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雕像石碑、31564名基地工作者雕刻人名墙分列两侧,人们来到这里亲身感受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峥嵘历史。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介绍,自场馆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今年1—9月接待游客27.2万人次。

  16日,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举行“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开放日活动,干部群众走进展馆和三号矿脉参观学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也来自可可托海……“如今,矿区变景区,吃上生态饭,我们要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新疆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干部鄢丕峰说。

  用青春和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回溯过去,成就离不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当时,我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十分薄弱。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这些人中,有“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钱学森,有“将生命献给未来工作”的邓稼先,有“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的周光召,有“愿以身许国”的王淦昌,有“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的钱三强,有隐姓埋名半个多世纪的于敏……如今,这些名字人们已耳熟能详。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科研人员突破原理、物理设计、热试验等难题,自力更生开展科研攻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也因此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争气弹”。

  刘书鹤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轻声说道:“金银滩草原,我回来了。”

  年过八旬的刘书鹤终于回到了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草原。青海金银滩,是当时被选中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23岁的他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来到青海西宁,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二二一分院工作,自此“消失”28年,把青春献给了金银滩。

  在这项工程中,不仅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更有将军、士兵、专家、工人、牧民,无数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史。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新婚4个月后,当时的青年车工原公浦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去参加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哪?不能说。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铀球的操刀人,为了达到技术上的要求,他日夜练习,体重一度下降30多斤。直到正式加工前,领导才告诉他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重大。

  五〇四厂是我国第一个铀浓缩工厂,1958年5月在甘肃兰州开工建设。经过连续6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创业和科研攻坚,于1964年1月14日拿出了首批合格的高浓铀产品,为我国成功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核燃料。

  曾提取第一瓶合格的铀浓缩产品的五〇四厂工人刘晓波对此记忆犹新:“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下班后,我迟迟不想脱掉我手上这副手套,这上面留下了值得纪念的印痕……”

  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力量,不仅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投身这一伟大事业的人们,深知这项事业关系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是能使国家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胡思得回忆。

  侯洵表示,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要在科研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瞄准国家需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不断续写新篇章。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文军说:“‘两弹一星’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集团的科研工作者和建设人员努力攻坚克难,创造了许多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成绩。”

  “我和工友们奋战在田湾核电站施工现场,我们要努力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在施工中克服技术难题,为工程建设作出更多贡献。”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核级管道焊工尔基说。

  “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文化专线旅游品牌……近年来,我们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体验,让人们更多了解科研人员的奋斗历程,更好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马清芳说。

  日前来到原子城纪念馆参观的大学生霍嘉伟说:“这次参观,让我更详细地了解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故事,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我们要把青春融入国家发展建设之中,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李亚楠、喻思南、吴月、吴月辉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7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